百无禁忌的天赦日
在传统的中华历法文化里,有一些特殊的日子被赋予了独特的意义,之前说过四离四绝日要“大事勿用”,其实还有一个“天赦日”属于万事皆可用的好日子,用好了可以说是百无禁忌。
一、何为天赦之日?
它是一年之中被赋予特殊意义的几天,传说玉皇大帝会在天赦日出巡人间,赐福万民,赦免罪行及灾厄。在古代,皇帝们也会效仿上天,在特定时间发布大赦令,而这些时间往往与“天赦日”相契合。据《汉书·武帝纪》记载,汉武帝在元狩元年(前122年)立春之日发布了第一次大赦令,并且规定以后每年都要在立春之日发布大赦令。这样一来,立春之日就成了一个特殊的吉祥日子,被称为“春赦”。
古书记载:春赦戊寅夏甲午,戊申赦日喜秋逢,三冬甲子甚为吉,百事遇祸反为福。其日可以缓刑狱,雪冤枉,施恩惠。天赦日就像国家大赦罪犯一样,是可以除罪的日子,神明给众生一个悔改机会,在这一天,万物皆可得到宽恕,世间万物都享有安宁。
二、如何确定天赦日
天赦日源自古老的天文学与历法知识,融合了阴阳五行之精髓,依据农历及天干地支排列组合,天赦日的确定与四季中五行的盛衰息息相关。
五行在四季中的变化是:立春时,水气消尽,木气开始旺盛;春分前一日,木气达到顶峰后开始减退,这一天便被称为“木离日”,象征着木气由盛转衰的转折点。随着木气的减退,火气逐渐显现。立夏前一日,木气彻底消退,火气开始崭露头角,这一天便被称为“木绝日”。
进入夏季,火气逐渐旺盛,直至夏至日达到顶峰后开始衰减。同时,金气开始显现。立秋时,火气退去,金气逐渐旺盛。秋分日,金气达到最盛后开始减退,同时水气开始显现。冬至时,水气达到最盛后开始减退,而木气再次显现。这就是五行在四季中的循环往复。
春分、夏至、秋分、冬至这四天,正是五行中木、火、金、水最为旺盛的时刻,它们分别标志着四季的中间点。此外,在十二地支中,寅月代表春季伊始,申月象征秋季开端,午月为夏季中期,子月则是冬季中期。而在天干之中,甲为首位,戊居其中。以天干之首甲与地支之中子相配,以及天干之中戊与地支之首午相配,便构成了天地合德之日。古书中记载:“天之生育,甲与戊,地之成立,子午寅申”,正是此意。
因此,天赦日便是甲与子、甲与午、戊与申、戊与寅这四对组合所形成的日子,分别是:立春后的戊寅日、立夏后的甲午日、立秋后的戊申日以及立冬后的甲子日。其中戊寅象征土木相生,甲午代表木火相济,戊申寓意土金相续,甲子则意味着木水相涵。这些相生关系被视为吉祥的象征,从而确立了这四天的吉日地位。
天赦日由四季中天干配合地支产生,每年日期不同,一年大约有5至6天。
2025年的天赦日日期如下:
2025年3月10日 农历2月11日
2025年5月25日 农历4月28日
2025年7月24日 农历6月30日
2025年8月7日 农历闰6月14日
2025年10月6日 农历8月15日
2025年12月21日 农历11月2日
三、如何利用好天赦日
天赦日,是四时专气、生育万物的日子,也是天帝赦免众生罪过的吉日。古人认为:“男逢天赦不用愁,女逢天赦百事顺”,逢天赦日万事不责,百无禁忌。
《通书》中的《论天赦日》记载,天赦日宜祭祀、祈福、斋醮、求嗣、嫁娶、修墓、造葬等。“天生育万物也,而宥其罪宜疏狱洗冤、施恩、恕罪、祈神”。在天赦日这一天,各种吉庆的活动,如祭祀、祈福、嫁娶等,都显得尤为适宜。
当然天赦日并不是用来求上天护佑的,天赦的条件是,人能真正认识到自己所做所为的不善之处,发愿改过行善,并诚心祈求开恩赦免,表达对自己过错的深刻认识,并展示出追求进步的决心。而老天在这一天也展现出宽恕的一面,对于真诚忏悔者,往往会选择原谅,要先自助然后才有天助。
撰稿人/华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