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教以德养生思想的内涵

时间:2023-03-03作者:天师府来源:原创 点击:1036

道教是非常重视现世生命存在的宗教,“以生为乐”,追求生命的健康长存。道教的早期经典《太平经》中说:“天地之性,万二千物,人命最重。”《度人经》中说:“仙道贵生,无量度人。”在道教中,修真得道之人被称为“真人”。《老子河上公章句》中解释说:“修道于身,爱气养神,益寿延年,其法如是,乃为真人。”这其实就是道教文化的精华——性命学说,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道教养生。

图片

道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,探索出各种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。唐代高道司马承祯在《坐忘论》中说:“养生者慎勿失道,为道者慎勿失生。使道与生相守,生与道相保,二者不相离。”《周易参同契》中也提出:“引内养性,黄老自然,含德之厚,归根返元。”这些经典直接道出了道教治身养生方法:不是单纯的调养身体,而是与人内在的心性修炼、自身修持的提升紧密联系在一起。到了元代,“以德养生”的理念逐渐发展成为道教养生理论的核心,把身体健康和道德提升、身体养生与精神提升统一起来,不仅关涉生命存在、生活幸福,而且在更高的层次上将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自觉的道德实践,扩大了传统养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,将道教养生文化推向了一个新境界。

“以德养生”的理念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。道教是“道”“德”并称的。“道”无形无相,只有通过“德”来彰显,道为体,德为用。“养德”就是“修道于身”,通过积德而达到“与道合真”的过程,即是“由凡成真”的过程。在这里,“道”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自然规律,在社会则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、规矩规范;“德”就是人们认识“道”,遵循“道”,内得于己,外施于人。正如《庄子·德充符》所说:“德充于内,物应于外,内外玄合,信若符命。”内心世界道德充足,外物自然会与之相应,这就是“以德养生”的理论基础。

所谓“养德”,首先是指个体社会道德的培养。其目的在于培养个体适应社会的能力,促进个体与社会、自然保持和谐关系。其次是素朴自然的生活方式。道教的“养德”,包含注重天然的质朴之性和内心宁静和谐的含义在内,也就是《道德经》中所说的“见素抱朴”“少私寡欲”,力戒贪奢,讲究淡泊。讲道德,重仁义,不谋私利,不患得患失,过一种有规律、有节制的生活,这样就有利于心智安定,身体活动按正常规律进行,从而“形与神俱”而获长寿。

图片
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儒、释、道都十分重视品德修养,强调“德”为立身之本。“德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处世为人,以及生活态度、生活方式等,而这正是“养生”的真正内涵。具体而言,从个体角度说,“养德”是“养生”最重要的因素之一。注重“形神兼养”,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理念。道教更是将这种思想积极阐发出来,是以自古高道无不重视道德修养。唐代道医孙思邈在《千金要方·养性序》中说:“百行周备,虽绝药饵,足以遐年;德行不克,纵服玉液金丹,未能延寿。”认为养德是养生的第一要务。通过“养德”,改善人的心境,促进人的身体健康。从社会角度说,“养德”不仅是养个体之“生”,更是养大众之“生”。它将养生从关心个体生命健康,带入社会道德层面。因为个体健康和生活的幸福与否,是离不开社会整体的。因此,“以德养生”也在于激发人们的道德动机,有利于人们自觉地建立良好的道德信念,倡导构建与他人、社会、自然环境的良好关系,最终实现“养国”以治天下。实际上,历史上的高道大德,很多都是“有功于国”“有德于民”的大德累累者。因此,道教的养生文化,讲求的是人与社会、自然的和谐,是通过“修身致和”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。

综上所述,人们对道教的养生文化,如果仅停留在衣、食、住、行方面的内容,就会陷入“重术轻道”的误区。其实,传承千年的道教养生文化中“以德养生”的内涵,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挖掘,并付诸实践遵循。

文字整理/华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