萨祖修真传奇⑥:一十二年,迎来意外反转

时间:2024-12-23作者:天师府来源:原创 点击:2176

既然是奉命监察,那就合理合法,算不上什么阴谋诡计了。

客观来说,“暗中监察”是个苦差事,必须走到哪里跟到哪里,还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,随时注意隐蔽动向,搞不好就暴露了,若是不小心就跟丢了,那就前功尽弃了。

王灵官倒不用这么麻烦,请有玉帝旨意,代天执法,自有天道加持、隐藏形迹,只要他不主动现身,萨祖就不会发现。

在王灵官看来,报仇之事指日可待,萨守坚也不需要犯太多过错,只要有一个就足矣。而萨祖完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,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性考验——是否能够时时处处行止无差。

自从得玉帝法旨后,王灵官韬光灭迹,他像势在必得的猎人一般,暗中潜伏下来,牢牢锁定目标,耐心等待出手时机。可惜他遇到的是萨祖,一位持戒甚严的道德高士。

国有国法,道有戒律。道教在发展过程中,形成了诸多道派,但凡是正统法脉,皆有相应的戒律体系约束道士的思想言行。虽然如此,始终如一地遵守戒律并不容易,保持不犯错更是难如登天。

17349106762081beeb7a8a6f2b3948a7f5db36a395.png

俗话说“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”,这不应是犯错的借口,却是一句大实话。修行就是要不断修正自我,只是越接近圣人犯错概率越低而已。

众所周知,努力学习不一定每次都考满分,相似的是,认真持戒也不代表永远不犯错。

不犯错这种事,它往往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。有时你以为自己没错,实则大错特错,具备智慧才能真正判定是非对错,这也是玉帝赐王灵官慧眼的原因所在。

归根结底,完全不犯错是与道合真的至高境界。别说凡人了,就算是天上的神仙,也可能一不小心犯下过错,最常见的惩罚莫过于被贬下凡间,古人还将这类群体称为“谪仙”。

关于持戒的重要性,萨祖有诗云:

道法于身不等闲,

思量戒行彻心寒。

千年铁树开花易,

一入酆都出世难。

由此可见,萨祖的道心与戒行毋庸置疑,但以他当下的修为,是否能做到一直不犯错,其实也未可知。

生存还是死亡?这是一个难题。一步走错,万劫不复。

上天很厚道,不忍对诚心学道之士痛下杀手,安排高难度考题的同时,一定会留下一线机缘,可以称之为“天无绝人之路”。

17349107022081beeb7a8a6f2b3948a7f5db36a395.png

在道心人性接受考验的关键阶段,萨祖亦有“锦囊妙计”——妙计来源于真师。

真师对萨祖的殷切嘱托中,早已指明成道捷径,沿着这个方向一往无前,自然可破万般考验。

捷径就是之前讲过的,利物济人,积行累功,传法于世。

事实上,自拜师以来,萨祖一直在遵照师训修持。他游历四方,遍览红尘,见世人皆陷轮回之苦,不觉悲从中来,全心全意投入到济世利人行动之中。至于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得道成仙,反而不刻意为之了。

上天也很公平,它无亲无私,只眷顾有德的善人。当一个人沉浸在无我利他状态时,浩然真气通天彻地,必将感召无数神魔前来护持,自天佑之,吉无不利,所作必成,神仙可冀。

光阴似箭,日月如梭,转眼十二年过去了。

这些年里,王灵官从未放下报仇执念,兢兢业业地监督着萨祖的一言一行。与此同时,萨祖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,他不履邪径,不欺暗室,言行举止丝毫无错,无形之中已经功行圆满,即将登天为神。

两岸猿声啼不住,

轻舟已过万重山!

这天,萨祖来到河边洗手,恍惚间眼前浮现出无数天兵天将,为首者还向他恭敬作礼——王灵官一反常态,率领部将从河中现身了!

而这条无名之河,即将见证足以载入史册的伟大时刻。

文字整理/华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