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破·地狱》中的道教文化

时间:2025-01-13作者:天师府来源:原创 点击:1085

有人说正在热映的电影《破·地狱》是中国版的“寻梦环游记”,上映后仅一个月的时间,港澳票房已冲破1.22亿。不仅成为了2024年香港的票房冠军,更是打破了香港本土影史最高票房纪录。

或许你已经刷到过很多关于《破·地狱》的相关信息,电影聚焦于香港独特的殡葬文化,特别是“破地狱”这一古老的仪式,为观众讲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以及生与死的议题。同时,也有非港澳地区的观众好奇,究竟什么是“破地狱”?

一、道教在香港地区的传播

道教于东汉末年兴起,在南北朝时期形成较为完备的教义理论和经典文献,建立完善了科戒仪式和相对统一的教会组织,完成了从民间宗教向官方正统宗教的演变过程。隋唐时期,尤其是唐代,是道教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之一。元代以后,道教诸派逐渐归于正一与全真二大派。十九世纪中叶,道教正一派由广东传入香港。

正一派自步入香港,在民间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。正一派的道士,在香港地区被称为“喃呒先生”。2017年,正一道教仪式传统被列入首份“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”。 

正一派常见的斋醮法事包括:太平清醮、安神、祠堂开光仪式、庙宇重修仪式等祭祀活动,出生上契、婚嫁、礼斗安神、除疾禳灾及新船下水等红事科仪,以及丧葬仪式等白事科仪。

17367519252081beeb7a8a6f2b3948a7f5db36a395.png

二、香港非遗破地狱仪式

传统的破地狱的科仪,强调的是通过法事将亡魂从地狱中唤回并带其超度,所以通常是为非自然死亡者进行,比如年轻逝者等。而现在,很多人认为人生前总会有各种过错,所以去世后都可以进行破地狱。

香港的丧葬仪式,通常由喃呒师傅进行破地狱仪式,负责开坛、诵经、破地狱等法事,为先人超度。许冠文饰演的文哥,就是香港传统的喃呒师傅。在破地狱的过程中,喃呒师傅持剑打破地狱之门(瓦片),引导亡魂冲破九幽地狱(火盆),解脱超生。九幽地狱是道教的概念,分别为风雷狱、火翳狱、金刚狱、溟泠狱、铜柱狱、镬汤狱、屠割狱、火车狱、普掠狱。

同时,由殡葬礼仪师,又称“行街”,负责先人过世后到下葬的各种事宜,包括相关手续、政府文件,灵堂设计,仪式、场地的安排等。礼仪师会还会了解家属的需求和心愿,陪伴他们面对死亡,提供关怀。

一个完整的葬礼仪式想要顺利地进行,“喃呒师傅”和“行街”需要互相配合,缺一不可。“你们喃呒是负责超度先人,我们行街就负责超度生人。”电影《破·地狱》中,殡仪经纪道生(黄子华饰)对喃呒师傅文哥如是说。

17367519482081beeb7a8a6f2b3948a7f5db36a395.png

三、济度众生是道教的文化

道教十分重视人的生命,追求长生不死,修道成仙。道教对死亡的看法,主要体现在其生死观和修行理念中。老子在《道德经》中提到“有生必有死”,死亡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规律。道教主张应该顺应自然、超越生死,所以有很多济度亡魂的科仪。

道教中的萨守坚天师,曾将铁罐加符,利幽拔苦,赈济孤魂,形成了经久不衰的《萨祖铁罐施食》科仪。施食科仪的济度对象是极其广泛的,上至皇帝权贵,下至普通老百姓,都是它的济度对象。不仅体现了道教对人的生命的的重视,也体现了道教的平等思想。

破地狱法事不仅是对亡者的敬意,更是生者送别亲人、表达爱与思念的方式,也让我们在心理上找到一种释怀。电影中的“破”不仅是对逝者的超度,同样也赋予了生者不断前行的勇气。

文字整理/华莉